著名编剧芦苇与西财师生畅谈《狼图腾:从小说到电影》

发布人:vic115维多利亚 发布时间:2016/04/28 点击次数:

4月25日,著名电影编剧芦苇应邀为我校广大师生作了题为《狼图腾:从小说到电影》的学术报告,校影视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延艺云教授主持报告会并作点评。

下午2点,翠华西校区模拟法庭座无虚席,200余名师生静心等待芦苇老师的到来。2点30分讲座正式开始,延艺云教授简要介绍了芦苇的主要作品和获奖情况后,芦苇在热情的掌声中登场,以《狼图腾:从小说到电影,芦苇有话说》为题,发表了精彩演讲。他简要讲述了自己的创作历程,分享了自己从西影厂的一名美工做起到与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导演共同成长并成为一名以电影编剧为志业的专业编剧的过程。讲座的后半场,vic115维多利亚师生争相提问,在一个半小时的互动环节中,芦苇就剧本创作、电影生产等问题与师生作了深入而真诚的交流。

两个小时的精彩讲述,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即“讲好一个生态故事”、“内容为王,真实为本”、“经典影片绝不辜负你”。 围绕着《狼图腾》的电影剧本,芦苇指出:电影在商业生产与文化传承两方面都负有责任,以《教父》、《霍比特人》等为代表的影片是商业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在电影生产中,一个负责任的编剧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讲好一个有意味的故事。《狼图腾》的小说文本已经提供了一个让人有所触动的好故事,剧本改编的关键在于找出其中的戏剧性因素,增加适当的感情线索,在有限的电影时空中呈现完整的剧情。《狼图腾》的电影改编弱化了小说中“狼”的故事,“狼”作为配角服务于电影中“人”的故事,影片以生态为主线,既是对原有小说叙事的忠实,又强化了电影的现实意义,表达了对当下环境问题的真切焦虑。

在回应电影剧本创作观念的相关问题时,芦苇坦陈,剧本创作应坚持“内容为王”、故事为王”,剧本创作的形式和技巧必须服从、服务于剧本内容和故事类型。剧本创作者要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与专长,熟练把握一到两种类型电影剧本的写作方法。在具体的写作中,编剧的创作冲动往往源于一个不讲不快的故事,因此,编剧与受众之间不应该是迎合而应是交流关系。他指出,“表达的真实”是艺术家关注的首要问题,是否真实地传达对现实的理解和认知、表达真实的情感和故事,是决定影片能否打动乃至征服观众的关键。

在回答如何学习做一个好的编剧时,芦苇给予青年一代切实的指导和希望。他诚恳地建议青年编剧和学子多读多看、细读细看经典影片,将经典影片拆解开来仔细研究是一个好的电影编剧必须做的功课。结合自己的经验,芦苇先生还提供了《低俗小说》、《阿拉伯的劳伦斯》、《教父》、《七武士》、《桂河大桥》、《现代启示录》等10余部中外影片供学习借鉴。 我校影视研究中心主任延艺云教授点评了芦苇先生的报告,并对我校学子提出希望:既胸怀理想又能踏实努力,真诚做人、真诚写作,忠实于现实和内心,这既是芦苇先生作为优秀编剧的成功之道,也应是青年学子学习和践行的成才之路。 本次学术讲座由科研处、vic115维多利亚主办,校影视艺术研究中心承办。讲座在学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学生们纷纷在微信朋友圈中晒出活动现场,表达对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对活动的肯定。

(影视艺术研究中心)附:芦苇简介 芦苇 西部电影集团编剧、导演,中国影协理事,电影剧作家,电影策划人,国家一级编剧。代表作品有电影《疯狂的代价》,《黄河谣》,《霸王别姬》、《活着》、《狼图腾》等。其担任主要电影编剧的影片屡获国际大奖,其中:《疯狂的代价》(1987)获夏威夷电影节优秀作品奖,《黄河谣》(1990年)获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霸王别姬》(1993年)获第46届法国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大奖、美国电影回顾奖、第59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国际大奖,《活着》(1994年)获第47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第1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10大华语片之一,《秦颂》(1995年)获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评委团特别奖,《红樱桃》(1996年)获第16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第19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等,《图雅的婚事》(2007年)获第57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柏林电影节独立精神奖等多个奖项。他导演的影片《西夏路迢迢》(1997年)获“金鸡奖”导演处女作奖、瑞士洛加诺国际电影节青年评委奖、美国圣巴巴拉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土耳其国际历史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

版权所有  ©  vic115维多利亚 - 维多利亚老品牌值得您信赖